上海港联门诊部 戴元涛
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是细胞代谢
【摘要】中医的“阴阳”是一门哲学术语,是一种方法论。中医能治好病绝非偶然,中医治病的科学性,就在于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活血化瘀”来净化人体的血液,让人体的组织细胞浸浴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与周边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吸收营养,排出废物,从而组织细胞逐步地来调整和修复自身的功能及时空代谢,使疾病渐渐消失,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是细胞代谢这一命题成立,那么,中医就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医理论;阴阳学说;细胞代谢;理论体系
1 中医的理论核心是“阴阳”
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是古人对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医学中的阴阳理论,则是一种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规律,来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
1.1在解剖方面
《灵枢·寿夭刚柔篇》曰: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1.2在生理方面
《素问·空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物质的储藏;阳代表机体能量的活动,能卫外固守阴精的作用。
1.3在病理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等等。
1.4在诊断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5在治疗方面
泻有余,补不足,以调整平衡阴阳为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1 阴阳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的阴阳是站在宏观的高度把人体归纳为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来涵盖人体的一切生命现象,也就是说,把一个复杂的生命现象的辩证关系简单化,只用阴阳或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变化万千的辩证方法,来涵盖人体运动中的一切生命现象。中医的阴阳理论,这是古人理性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内在包含着丰富的中医基础科学知识,二千多年来,中医在阴阳理论指导下,不仅能治好病,而且能治好许多沉疴大病,这绝非偶然,但要问被治好的患者是什么病,他是怎么被治好的,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说,人体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阴阳偏胜,偏衰,治疗是调整他的阴阳,促使阴阳达到平衡,疾病也就消失。如果再进一步问,一个人为什么会有阴阳,人体的阴阳因何而生,我想人体的阴阳总不可能是凭空而生,应当有它的物质元素所支撑,目前中医理论很难从科学层面上给予回答,也就是说中医能治好病,其结果是科学的,但在科学层面上是讲不清他的道理,原因是我们没有沿着前人知识的理性指引,进入现代科研大门,就目前我国中医的现状,仍依附于传统的由阴阳理论到阴阳理论,而无独立于传统之外的知识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
2 中医理论缺少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中医阴阳理论,是研究人体生命的系统性学科。但深度研究,它缺乏生命物质的支撑,所以,给世人一种感觉是抽象的、模糊的、神奇的,科学层面不明确。
本人经过十多年研究,从临床到中西医理论,再从中西医理论到临床,得出中医的阴阳与人体细胞代谢存在本质上的关联性,由此产生了中医阴阳理论的创新思路。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用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变化的一种认识论,它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性质,它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质,正如《灵枢·阴阳系日月》篇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这说明阴阳是对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代表事物所固有的两种相互对立属性的统一体,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一阴一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共同体。
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不仅促进了《内经》理论的产生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而且成为中医用以分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阴阳学说介入医学领域,把对组成人体各脏器组织的物质,在受到内外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症状,运用阴阳变化的自然法则加以归纳、推理、总结而形成的一套中医阴阳学说的理论体系,就是说,阴阳不是人体物质的本身,而是人体某种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属性,是先有人体内在物质的变化,然后才有人体表面阴阳的反应。是物质变化在先,阴阳反应在后,即物质决定意识。这样就论证了人体阴阳的变化是有物质基础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十六世纪赛尔维特和十七世纪初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的创立,使生理学在实验基础上变为科学,到十八世纪病理学开始发展,随着显微镜在医学上的应用和细胞学说的建立,十九世纪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之后德国病理学家维尔肖提出,细胞只有来自细胞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为人体生命实体找到了微观结构,从而证实了自然界中所有生物体和人类的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近代在生命科学中对细胞的研究,包括细胞的信号传导、细胞的分化和干细胞的研究,细胞的增值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的衰老和细胞的死亡等【3】。
在科学层面上,也就深度地证实了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人体最小的生命体。
由此而论证了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人体最小的生命体,人体各个脏器组织,都分别由相同种类的细胞群体所组合,如心脏有心脏细胞,肝脏有肝脏细胞,肾脏有肾脏细胞,神经有神经细胞,血管有血管细胞,脑有脑细胞,骨有骨细胞等组成。其实一个人从宏观整体上看,有头,有身,有四肢等是一个完整的人体。但从微观上看,就是单个细胞的群体组合。
细胞是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那就有新陈代谢,即用自身的能量来推动自身的物质,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存在。细胞代谢有两种,一种叫合成代谢,一种叫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吸收能源,分解代谢是释放能量,然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相互对立的,但物质和能量又是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的,这就符合自然法则中的“阴阳太极”在同一事物的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阴一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由此人体的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阴阳太极”,这就很自然的将中医的阴阳与人体的细胞代谢相对接,即细胞的合成代谢为“阴”,细胞的分解代谢为“阳”。
由此就可以回答前面提到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阴阳?阴阳因何而生?原因是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个生命体,生命体是具有独立和完整的代谢功能体系。由于人体细胞代谢功能的动态变化,而产生人体体症的阴阳变化。这就准确地回答了人体阴阳的物质元素就是人体的细胞代谢。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与他的细胞代谢有关。细胞的正常代谢就反应了一个人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的异常代谢,就反应了一个人的病理变化。由此,我们就可以把人体细胞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提到宏观的高度,来分析一切复杂的生命现象。也就是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变化都可以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中找到答案。
所以说,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就是人体的细胞代谢。
3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在地球上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和人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对细胞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
①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② 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 细胞是生命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⑤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作为祖国医学,中医本身就是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还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一系列的生命现象,都不可能离开构成人体生命最小单位---细胞的新陈代谢全过程。中医理论应当接纳这个共识,来拓宽和发展自身的理论。要传承中医,要发扬中医,要推进中医现代化,只有将中医的理论核心,由原来人体的无形事物“阴阳”转移到人体的有形实体---细胞上来。
如果把中医理论在微观上从细胞层面上来加以思考,运用细胞时空代谢学说来破译中医基础理论及在中医古籍书刊中凡是提到中医“阴阳”理论的,就运用近代细胞学的新陈代谢来加以破译,并指导临床,这一点成为现实,那么古老的祖国医学核心元素,绝不是抽象的、模糊的、无形的,而是有形的、具体的、客观的、具有生命现象的实体---细胞。
4中医的“阴阳”就是细胞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前面说:细胞是完整的“阴阳太极”,这就很自然的将中医的阴阳与人体的细胞代谢相对接,即细胞的合成代谢为“阴”,细胞的分解代谢为“阳”。又说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代谢体系。然而细胞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自我更新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生命体不断地将体内自生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称为异化作用。在物质合成时,即在同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在物质分解时,即在异化过程中则释放出能量,因此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同时进行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4】。任何物质都蕴藏着一定的能量,所以说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任何能量的转换也必然伴有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是同时进行,它们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两个生理过程【5】。
细胞是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即内环境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是细胞直接浸浴的场所。然而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要的养料,也直接由内环境所供应,细胞的代谢产物又是先排到内环境中,内环境中各项理化因素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称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脏腑组织细胞生命体正常代谢活动的条件。是自由生命体的生态家园及生命体的健康保证。
在内环境中,人体最重要的体液是血液,血液作为细胞外液的组成部分,是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盈于密闭的心血管系统中,并在心脏“泵”作用下循环不已,在完整的生命体内,起着运输物质、联系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及维持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如碳水化合物、营养物质、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细胞等稳态性【6】。如果血液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那么脏腑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也随之产生变化,因此,临床血液检测就成为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一旦有某种不利因素干扰生命的正常代谢,就会使内环境血液的理化因素失去稳定状态,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紊乱,轻则将自我修复,保持动态平衡,重则产生疾病,严重时则危及生命。
5辩证论治的核心是调整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的脏腑组织都分别由相同种类的细胞群体的结合,细胞是浸浴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的稳态是生命体细胞的生存条件,是脏腑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生态家园。由此看来,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稳态是不容改变的,它将随时随地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稳态一旦改变,必然影响生命体细胞的生存条件,久而久之改变细胞的时空代谢,同时也导致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紊乱而引起疾病,在治疗上无论是应用什么方法,只要把内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由异常转化为正常,保持动态平衡,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病讲辩证论治,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讲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如对待外感发热的病人,运用中医治疗,只要辩证论治准确,方法对头,一般在24h内发热就会退净【7】。如本人在二十多年前收治一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病员,高热不退后出现痉挛和嗜睡、脑电图异常,当时我只用了白虎汤合荆防败毒散加减变化,处方三剂,半小时服一次,每次30ml。在24h内高热退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之后像这种疾病是屡试屡效。经化验,白虎汤合荆防败毒散并没有抑制嗜神经病毒的作用,那又为什么能治好乙型脑炎呢?原因是中医用药是以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浮(发散)降沉(下行通利)活血化瘀来治疗疾病的。通过中药的四气(温热寒凉)来平衡细胞外液的寒热温差。通过中药不同性味的辛、甘、酸、苦、咸注入细胞外液中(即内环境中),从而净化和平衡细胞外液的生态环境,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达到细胞内容物的稳态,平衡机体的酸碱度。由于乙脑患者高热迟迟不退,是气分热加血分热,所以用白虎汤合荆防败毒散加减变化,用苦寒、甘寒等中药进行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而且半小时服用一次,连续进行【8】。这样细胞外液的温度就渐渐下降,患者的高热也渐渐退净,血液得到净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变,病毒也由此失去生存条件,疾病也就治愈。
从上述病例可以看出,中医治病是以疾病的证状为依据,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证状表现,运用中医阴阳方法论综合分析,归纳、推理、处方用药进行治疗。
其实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就反应了患者脏器组织的代谢证状。前面说,人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都分别由相同种类的细胞群体所组合。那么脏器组织的代谢,也直接反应了脏器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中医治病是从源头上找原因,要找到疾病源头上阴阳不平衡点,即病之所起。
由此可推理,一切疾病产生的原因都会造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失调。这就是疾病的源头,也就是中医治病时要寻找的人体疾病阴阳不平衡点。
再推而广之,西医在诊断疾病时,临床上往往有疾病症状,而查不到疾病,时隔一段时间后,一旦查出疾病,那就是脏器组织细胞的变性、萎缩、增生、坏死、或癌细胞转移等。这就说明人体的一切疾病,从起因到结果,都是落实在人体的组织细胞上,即人体组织细胞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在时空中失调,而产生的量化结果。前者是量化过程(量变),后者是量化结果(质变)。
从根本上说,治病的科学方法就是调整患者组织细胞的时空代谢。由异常代谢逐渐调整到正常代谢,这样才能把病治愈。
中医治病开具的处方不外乎五种性味---辛、甘、酸、苦、咸的混合,这五种性味也是人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五种元素。医生在开处方前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把不同症候群归纳起来,再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药物五种性味在脏腑中的归经来处方用药,不论其中药方大小多少,但少则是一种性味,多则是五种性味的混合,不同的处方则体现各种性味的不同侧重,病人服用后,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将五种性味注入人体的血液中,即人体细胞的外液环境中,这样,周边的组织细胞就根据自身的需求从中吸收有益的性味,来营养和修复自己,然后对那些多余或不需要的性味最终由自身的细胞外液周而复始地运转来排出体外,以保持人体内环境溶液处于净化平衡状态。从而人体的组织细胞在净化的环境中来修复自己。由异常代谢逐渐转化为正常代谢,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病的科学性就在于中药能净化人体的血液,让人体的组织细胞浸浴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与周边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吸收营养,排出废物,从而组织细胞逐步地来调整和修复自身的功能及时空代谢,使疾病渐渐消失。近十余年来,我就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临床,如对甲状腺瘤、小叶增生、子宫肌瘤、肾上腺瘤、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肺癌、肝癌、胃癌等进行治疗,有的肿瘤消失、有的腹水退净、有的肝硬化消失、有的糖尿病胰岛被激活、有的取得良好效果,有的能延长寿命。对于有的病人细胞的时空代谢不能逆转、组织细胞坏死的则死亡。
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是细胞代谢,那么中医就具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①在宏观上中医有阴阳学说的辩证关系;②在微观上有构成人体生命最小单位的生命实体---细胞。然而,细胞的时空代谢,又成为阴阳学说论理关系的基本元素。可以这么说,中医阴阳方法论,不但可以预测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是否正常,而且还可以指导和调控人体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由异常代谢逐渐调整到正常代谢。这就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无形到有形,在理论上完整和统一的中医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中医的核心理论是阴阳,西医的基础理论是细胞。西医是研究生命体细胞的存在和代谢结果,中医是探索生命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阴阳变化的生命现象。
其实中西医理论分别是对生命的同一个实体-细胞,在不同侧面进行论证。
中医是对生命体细胞阴阳的动态变化,从宏观整体,无形能量进行归纳推理、辩证判断疾病。西医是对生命体细胞的静态结构从微观元素、有形物质对疾病作出诊断。由此中西医应当在理论上进行合璧,因为它们论证的是同一个实体,即生命体细胞。
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是细胞代谢,这一创新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找到了结合点。同时在这创新理论的启示下,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和现代科学观念来容纳中西医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发展和振兴我国的医学事业,寻找新的突破口,为创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医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素问.皇帝内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4.978-7-1171-7045-1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4.978-7-1171-7045-1
[3]王建伟.陈瑶.韩峰等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病灶伴蛋壳样钙化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3):358-361
[4]贾春华.中医理论思辨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7):441-443
[5]连冬花.系统科学视域中的中医理论及其创新[J].系统科学学报2009.17(4):46-49
[6]董向辉.戴汝为.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58-1463.1478.
[7]刘带.李瑞峰.论中医理论中的系统整体性思想[J].系统科学学报.2009.17(3):90-93
[8]钱会南.《黄帝内经太素》在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中的作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1):1-3 2013-11脱稿
2014.10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卫生产业》刊登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