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情怀风范背景‖致敬李佃贵教授
说不尽的医疗故事
道不尽的人文关怀
《医师沉思录》有声叙事
之六
值此庆祝建国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来临来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国医大师、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著名脾胃病专家李佃贵教授。李佃贵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他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故事。
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
亲眼见证了祖国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
李佃贵教授
一、对医生职业充满向往敬畏
1965年,十几岁的我心怀理想,参加了县里开办的中医培训班。一头扎进中医知识的学习,真是求知若渴。培训班毕业后,我被分配进入蔚县的乡镇卫生院工作,如愿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次,我运用中医辩证原理成功救治了一名胆道蛔虫症的小女孩,人民日报的采访和报道,使我一夜成名,而此时的我,还未满二十岁。
1969年,因表现突出,我有幸被组织推荐到河北新医大学继续深造。更进一步的学习,使我深感中医文化之博大精深。在知识的海洋中,我废寝忘食。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留校工作至今。伴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内心也充满斗志。
二、与灾区人民共患难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祖国需要我的时候到了,第一时间,我便主动请缨,跟随临时组建的医疗救灾队伍,奔赴灾区。我已经记不清为多少伤者包扎止痛,也记不清在来回的奔走中受过多少的伤,更记不清是否有过片刻的懈怠和休息。无数生命被掩埋地下,等待救援,每过一秒,都是将他们推向死亡。生为医者,唯有拯救生命,才是最高信仰。而与此同时,我的家中却传来噩耗,父亲去世了。我强忍悲痛与眼泪,继续未完的救援任务。自古忠孝难两全,家里肯定需要我,但祖国更需要我。祖国与灾区人民同在,我亦应与祖国同在。
三、以推进改革开启我的院长生涯
1983年,我被任命为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1995年,我担任新组建的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1999年,我被组织调往保定职工医学院任党委书记,后兼校长;2005年,我被组织调回河北医科大学,任副书记、正校级的副校长,并兼任河北省中医院院长,同年被评委“全国先进工作者”。
依靠组织提供的平台,我得以从不同角度审视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切身投入到医疗发展事业中。比如:在保定职工医学院上任伊始,我经过深度调研,提出了“一扩二增三提高四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员工的积极性,在校生规模曾达2万余人。由于工作突出,《光明日报》曾以整版报道。
再比如:担任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时,医院设备老旧,人才缺失,资金流转困难,多种问题,纷繁复杂。我响应国家号召提出了“中医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建院方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省中医院逐步走上了振兴发展之路,服务质量屡创新高。
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呼吁
担任省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25年,我每年的提案议案都围绕振兴中医这个主题。多年来,为了河北中医学院的独立建制,我组织多位有志之士联名上书,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终于恢复独立建制,开展独立招生办学,风风火火的中医学习热潮在省内席卷而来。大力培养专业中医人才,实现专业化,规范化中医教学,为省内乃至全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中医新力量。
五、首创“浊毒理论”,荣获“国医大师”
虽然多年来从事行政工作,但是我始终奋战在临床一线,多年潜心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有了成果,首创的“浊毒”理论,打破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不可逆转的理论束缚。
我以浊毒理论为特色,指导、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主编各类院校教材10余部,学术专著40余部,获批专利多项,获各类科技进步奖30余项,共培养硕士生91名,博士生31名,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而祖国也没有忘记我,2016年12月,我被评为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7年6月,又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国医大师,也是唯一一位身兼国医大师和教学名师的“双师”。
六、我成长的背景是祖国
回顾走过的七十年,让我骄傲的,不是“浊毒”理论,也不是“国医大师”的称谓,而是,五十多年的从医生涯,真真切切地帮助过多少人,为祖国做过多少贡献。我感恩祖国使我的生命有价值,感恩祖国对我的培育之情。
没有祖国,就不会有我的一切。七十年来,我在祖国的庇护下,成长为仁心医者,祖国予我以温暖怀抱,我献祖国以赤子之心。无数次我感慨,有幸生在新中国,有幸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审核丨周文平 范俊利
编辑丨齐晓萌